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Home

Homepage

**如希望取得12月初的面試機會,請盡量於2024年11月11日前提交所有申請文件。被邀請參加面試的申請人會獲得面試通知。**

申請要求

無需持有研究式碩士學位也可申請修讀哲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課程。碩博銜接課程的常規修業期一般為4年。於修業期內,若學業成績和研究進度理想,將可獲發研究生助學金。香港教資會資助院校碩士研究生學位持有人的常規修業期為3年,將只可獲發3年的資助。另外,申請人也可以申請哲學碩士學位課程,常規修業期為2年。

哲學碩士學位研究式課程的申請人需具備以下條件:

  1. 於認可大學畢業,並持有應用數學/計算機/電機/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科學或相關領域的學士學位,榮譽等級通常須為乙等或以上;或
  2. 於認可大學之榮譽學士學位課程畢業,並持有應用數學/計算機/電機/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科學或相關領域的學士學位。且考獲之平均成績通常須達乙級或以上。

哲學博士學位研究式課程的申請人需具備以下條件:

  1. 於認可大學之碩士學位課程畢業,並持有應用數學/計算機/電機/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科學或相關領域的碩士學位;或
  2. 持有學士學位,榮譽等級通常須為乙等或以上;或
  3. 於認可大學修讀博士學位課程為期最少一年,並獲該大學研究院批准申請本課程。

英語能力規定:

所有學生須在入學前達到研究院的「英語能力規定」。

(參考: https://www.gs.cuhk.edu.hk/admissions/admissions/requirements)

 

獎學金計劃

中大提供多元化的獎學金和資助,以吸引優秀學生在中大開始深造。
請瀏覽https://www.gs.cuhk.edu.hk/admissions/scholarships-fees/scholarships - VCPHD了解更多詳情。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 (HKPFS)

我們鼓勵成績優秀及表現出眾的申請人同時申請本系的電子博士學位研究式課程及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詳情請參閱網頁 https://www.gs.cuhk.edu.hk/admissions/scholarships-fees/hkpfs


申請截止日期

首輪申請截止日期:2024年12月1日
次輪申請截止日期:2025年3月1日

(視乎收生名額,我們亦可能會考慮於2025年3月1日或以前提交的次輪申請。)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申請截止日期 (只限於哲學博士研究生課程)

  1. 2024年12月1日 香港時間中午12時或之前,於 RGC網頁提交申請; 及
  2. 2024年12月1日 香港時間下午5時或之前於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網頁提交完整申請。

詳情請參考 HKPFS 網頁。

 

申請程序

如若希望在首輪甄選獲考慮,申請人須於入學前一年的12月1日或以前提交申請。提早提交的申請將獲優先考慮,我們建議申請人盡快提交所有申請文件,以便相關人員選核。

如報讀晢學博士的申請人成績優秀及表現出眾,有機會在首輪甄選以外較早或較晚時間獲得取錄,申請人可同時申請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該項目提供高額獎學金及會議及研究活動交通津貼予獲獎的博士研究生。詳情請參閱 https://www.gs.cuhk.edu.hk/admissions/scholarships-fees/hkpfs

視乎收生名額,我們亦可能會考慮於2025年3月1日或以前提交的次輪申請。

申請時間表每年均有可能作出調整,一般從12月開始進行面試。 只有被邀請參加面試的申請人會獲得面試通知。

**如希望取得12月初的面試機會,請盡可能於2024年11月11日前提交所有申請文件。被邀請參加面試的申請人會獲得面試通知。**

**如希望申請「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或在首輪甄選獲考慮,須於2024年12月1 日或以前提交申請並上傳所有申請文件。**

在提交申請之前,建議申請人預先聯繫研究興趣相同的教授。本系教授的電郵地址列載於電子工程學系網頁(http://www.ee.cuhk.edu.hk/)。

申請人可於下列網址提交申請 https://www.gs.cuhk.edu.hk/admissions/admissions/how-to-apply

除了研究院要求的申請文件外 (https://www.gs.cuhk.edu.hk/admissions/admissions/documents-required), 申請者亦須上傳所有指定申請文件到研究院網上申請系統

指定提交申請資料:

  1. 完成網上申請
  2. 網上繳納申請費用
  3. 香港身份證或申請表上填寫的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副本乙份本
  4. 所有大學程度學歷之學業成績表正本,列明全部曾修讀科目及考試成績)
  5. 大學教務處發出的平均學分績點(GPA)或平均學分(Average Score)證明文件(如此項資料未有在官方成績單上列明)
  6. 大學教務處發出的成績等級與績點換算關係表正本(如此項資料未有在官方成績單上列明)
  7. 大學教務處發出的成績排名證明文件正本(如適用)
  8. 畢業及學位證書副本(持本科學位申請人適用)
  9. 各項學歷 / 或專業資格證明副本(如適用),例如大學學位及畢業證書,考試證明及其他資歷文件
  10. 由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發出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及《中國高等教育學位在線驗證報告》(只限於中國內地已取得大學學位的申請人)
  11. 由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HKCAAVQ)發出的《學歷評估報告》(如適用)
  12. TOEFL ((大學機構代碼:0812)/ IELTS (Academic) / GMAT (Verbal) 的有效官方成績單正本,須由考試機構直接郵寄到大學  (HKPFS 只接受 TOEFL or IELTS (Academic) 成績單)
  13. 邀請兩位推薦人填寫機密推薦書(通過研究院網上系統提交)
  14. 獎項及證書副本

申請完成網上申請後約3個工作天內會收到本學部的電郵通知,申請人必須上傳所有申請材料到本學部的系統以供評選委員會選核。

 

其他必須提交至本學部的申請資料:

  1. 個人陳述
  2. 研究/目的聲明 (哲學博士研究生課程的申請人必須提交,以英文書寫,約600至800字)
  3. 填寫資料表格。此為本學部規定的標準格式,主要概述個人資料及學歷,該表格可從學系網頁下載
  4. 個人陳述
  5. 已發表的論文或研究項目報告的副本或摘要

備註

香港中文大學學歷(學士學位或高級學位):

  • 可呈交香港中文大學發出的官方學業成績表副本。如有需要,本大學或會要求申請人提交官方學業成績表之正本。

其他大學學歷:

  • 從 2020-21年度開始,發出錄取通知書時,接受教務處或學生記錄辦公室官方蓋印的最新官方成績單的掃描件。但是,從系統列印的文件或任何其他沒有適當信箋和官方印章的文件將不被接受。此外,成績單上應列印或附有大學評分標準註釋。
  • 如學歷文件所用語言非中文或英文,必須附上中文或英文的確認翻譯本。
  • 被錄取的學生必須在符合條件的截止日期之前提交官方文件的原件以供驗證。否則,將不被允許在大學註冊和開始學習。官方學業成績表應由發發大學以密封信封直接寄至本學部。
  • 某些大學只能提供成績單的電子版。在這種情況下,電子成績單應直接從該大學相關部門直接電郵至本學部。
  • 於中國內地已取得大學學位的申請人需要提交由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發出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及《中國高等教育學位在線驗證報告》。請參考學信網上的資料: https://www.chsi.com.cn/xlcx/en/brief.jsp (英文) and https://www.chsi.com.cn/xlcx/bgys.jsp (中文).
  • 申請人如通過遙距學習或於短間課程取得學位,或須提供由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HKCAAVQ) 發出的《學歷評估報告》。如需要申請人提供此證明,研究院或學系會另行通知申請人。
  • 非以中文或英文書寫的證書和成績單,須附上官方認證的英文譯本。
  • 核證副本必須由官方組織或相關考試機構發出,大學或會要求申請人提供文件正本以供核對。
  • 大學或會要求申請人提供取得資格的核證報告(如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出的核證報告)。如需要申請人提供此證明,研究院或學系會另行通知申請人。

英語能力證明:

  • 香港高等教育院校頒授之學位證書副本。
  • 如果所修讀或已畢業之學位課程及學科為英語授課,須提交由大學教務處發出之英語授課證明文件正本。
  • TOEFL和IELTS成績的有效期為考試日期起計兩年。GMAT成績有效期為考試日期起計五年。(有關官方成績單正本必須由考試機構直接寄往本大學,不接受發給考生本人的成績單正本。)
  •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的申請人必須提交TOEFL或IELTS (Academic)的成績報告, 不接受GMAT考試成績。

申請人必須在申請截止日期前提交所有申請文件,否則申請或不予受理。如申請未被接納,所有提交之文件將被銷毀,概不發還。

 

郵寄遞交正本證明文件: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工程大樓404室
電子工程學系 (電子工程學碩博銜接課程)

** 請在信封面及申請文件上標明申請編號

 

想了解更多課程及申請資料,請參閱常見問題 ,或者電郵到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查詢。


申請結果

我們嘗試讓你儘快知道結果,一般會在面試後的三到四星期內。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較遲於四、五月才有決定。請注意,正式錄取通知只會由學系或研究院發出。

        1.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的申請結果,研究資助局將於3月下旬公佈。
        2. 如申請人直接向大學報讀哲學碩士/哲學博士或授課式研究課程(即非HKPFS申請人),可以登入研究生入學申請(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 to Postgraduate Programmes),並在「檢視申請結果」(View Application Result)一欄下查看申請結果。 (網址:https://www.gradsch.cuhk.edu.hk/OnlineApp/login_email.aspx)
        3. 如申請人在九月上旬仍未能收到任何通知,則可假設其申請不成功,我們不會發送書面通知予不成功的申請人。

查詢:

地址: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工程學大樓404室
電子工程學 (電子工程學碩博銜接課程)

電話:

(852) 3943 8270

傳真:

(852) 2603 5558

網址:

http://www.ee.cuhk.edu.hk/

電郵: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四 上午8:45至 下午5:30
星期五 上午8:45 至 下午5:45

Our articulated MPhil-PhD programme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n opportunity of being involved in in-depth studies and focused research in selected areas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he programme is intended to foster high-quality and forward-looking research activities, so as to meet the society's demand for high-caliber engineers who are knowledgeable in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as four research groups which are Robotics, Percep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ultimedia and Signal Processin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Solid State 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covering the following research areas:

 

Robotics, Percep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
Robotics with Medical, Servi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Perception, Sensors and Computer Vision
AI,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
Intelligent and Integrated Systems

  Multimedia and Signal Processing Grou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Speech Technology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Group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LSI and ASIC
Energy Conversion

  Solid State 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Group
Photonic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olid-State Electronics and Smart Sensing

碩博銜接課程為學生提供機會深入的學習之外,亦可在其選擇的電子工程學範圍內作重點研究。課程旨在培養高質素和具前瞻性的研究活動,以回應社會對專業工程師的需求。電子工程學系共有四大研究範疇,包括機器人、感知與人工智能組、多媒體與信號處理組、電子電路與電子系統組、固態電子學與光子學組,研究領域如下:

 

機器人、感知與人工智能組
用於醫療服務與工業應用的機器人技術
感知、傳感器與計算機視覺
人工智能、模式識別與人機交互
智能集成系統

  多媒體與信號處理組
信號與數據科學
圖像與視頻處理

  電子電路與電子系統組
微波與無線通訊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與特殊應用體積電路
能量轉換

  固態電子學與光子學組
光子學與光通訊
固態電子學

 

back-to-top